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心得] BGA 遊玩筆記 (三十一) - Bug (蟲)


圖片擷取自 BGA Beta 遊戲清單 - 21/06/23
本周的 BGA 新增了瘟疫危機 (Pandemic) 這款重磅級合作遊戲到 Beta 測試清單中,且單人模式也同步開放,玩家亦能選擇自己想要的變體 (是否公開手牌、單人牌庫變體等) 遊玩,基本上瘟疫危機主遊戲的內容都可以在 BGA 上免費玩到。

瘟疫危機 @ BGA - 單人遊戲終盤樣貌
雖然筆者在接觸到精靈島後便很少再開瘟疫危機,但筆者其實挺喜歡瘟疫危機簡單乾淨的機制設計,其簡化作 (禁制系列) 、衍生作 (克蘇魯、羅馬、伊比利半島等) 以及傳承作 (瘟疫危機:傳承第 0~2 季) 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希望在未來也能在 BGA 上玩到這些相關作品。

七大對決一擴:萬神殿 @ BGA - 遊戲終盤樣貌
除了瘟疫危機外,七大對決的第一擴充 - 萬神殿 (7 Wonders Duel: Pantheon) 也在近日登上 BGA,若玩家不喜歡市政廣場隨機性過高的情況,但還是希望能有一些手段來打破遊戲中的輪抽規律,那可以依需求安排並使用神靈卡的萬神殿會是個不錯的替代選擇。

Bug 遊戲示意圖,圖中輪黑方落子,因無合法位置可落子故獲勝
這周要介紹的是一款雙人抽象棋類遊戲 - Bug,若玩家玩過同樣由 Nick Bentley 設計的 Circle of life,那對於 Bug 的棋團 (在遊戲中稱為蟲 Bug) 互吃模式以及勝利條件想必不會陌生。雖然 Nick Bentley 近期還參與了新演化論擴充:海洋 (Oceans) 的設計,但這位設計師最多也最主要的作品仍是以雙人抽象棋類為主,且這些作品有不少帶有像 Bug 這樣的多格骨牌 (Polydomino) 元素在裡面。

上述多格骨牌元素並非像格格不入 (Blokus) 這樣直接拿多格骨牌拼放到場上,而是要玩家藉由一步步下子來拼出多格骨牌的形狀,並透過具有上述多格骨牌形狀的棋團來進行特定行動,例如演化成不同生物、吞吃對手的多格骨牌等。因此,若玩家喜歡藉由棋子與棋子彼此間的連接關係來發展遊戲策略之抽象棋類的話,那一定要玩看看 Nick Bentley 的作品。

目前 BGA 上共收錄有 Bug、Circle of lifeBlooms 及 Meadow 等四款由 Nick Bentley 設計的作品,前兩款比較具有上述多格骨牌的特色,Blooms 與 Meadow 則比較像是圍棋的快速變體。目前筆者四款都有玩過 (Circle of life 不是在 BGA 上玩的就是),個人覺得對喜歡抽象棋類的玩家來說,這四款都是值得一玩的作品,其中又以這次介紹的 Bug 與 Blooms 最為推薦,這兩款的規則簡單又有獨到之處,玩起來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Bug 

圖片擷取自 BGA Bug 遊戲頁面 - 21/06/23
遊玩人數:2 人
遊戲類型:圖像構築、區域控制
平手可能性:無
未公開資訊:無
運氣成分:無

Bug 是一款不具任何隨機要素、資訊完全公開的雙人抽象棋,玩家在遊戲中會分執黑、白子 (BGA 目前翻譯為石頭),並透過下子來製造出屬於自己的「蟲 (Bug)」;當玩家的蟲在棋盤上發展茁壯而讓自己沒辦法再繼續下子時,該玩家便獲勝。遊戲中的棋盤共有邊長 = 3、4 或 5 三種,以下主要以邊長為 3 的標準棋盤為範例來進行說明。

「蟲」隻大小示意圖
顧名思義,在 Bug 中玩家會藉由下子「產生」一隻隻的「蟲」,而所謂的「蟲」便是玩家一個個分離的棋團,蟲的大小則是該棋團中棋子的數量。以上圖為例,黑方在棋盤上有一隻大小為 2 的蟲,白方則是有兩隻大小為 3 、一隻大小為 1 的蟲。

遊戲中雙方玩家會交替進行各自的回合,每個回合都會包含以下三個步驟:
1. 生長 (Grow):在一個合法的空格打出自己的一枚棋子。
2. 捕食 (Eat):生長後若與相鄰的蟲 (僅限對手的) 一樣大,便將該蟲從場上移除。
3. 獎勵生長 (Bonus Grow):在自己方才進行捕食的蟲的合法相鄰空格內打出自己的一枚棋子。
其中步驟 2 及 3 須滿足特定條件才會進行,且一回合內的執行次數並無限制。步驟 1 能進行的話一定要進行,無法進行步驟 1 時便宣告勝利。

在進行上述生長步驟時,玩家必須遵守幾個限制:
1. 生長後 (下子後) 蟲子的大小不能超過場上最大隻蟲子的大小。
2. 生長後不能讓兩個己方的蟲子相連接。

下子範例
因此,以上圖的範例來看,黑方在場上沒有任何合法的生長 (下子) 位置,因為無論下在何處都有可能會讓自己的兩隻蟲子相連,或是讓自己的其中一隻蟲子的大小超過 3,也就是超過場上最大隻蟲子的大小 (3)。白方則可以下子在任意空格內,因為無論怎麼下子都不會違反生長的兩條限制。

捕食及獎勵生長範例 - 1
在生長步驟結束後,若玩家的蟲子正好與敵方相同大小且相同形狀 (鏡像形狀相同亦可) 的蟲子相鄰,便會進行捕食步驟。此時被捕食的敵方蟲子會從檯面上完全移除,且己方進行捕食的蟲子會獲得一次獎勵生長的機會。

捕食及獎勵生長範例 - 2
獎勵生長雖然也要受到「不能在成長後讓自己的兩隻蟲子相連」的限制,但獎勵生長不會受到「生長後不能比檯面上最大的蟲子大」的限制,是遊戲中唯一讓蟲子大小上限成長的方式。此外,獎勵生長後若再次滿足捕食的條件,玩家會繼續進行第二次的捕食行動,並繼續第二次的獎勵生長。

捕食及獎勵生長範例 - 3
上面的捕食過程完全結束後便會像上圖所示,眼尖的玩家不難發現黑方已經離勝利不遠,因為黑方能下子的位置只剩下右下角落的六角格,白方來不及長出夠大的蟲來阻撓黑方了。

滿足捕食條件卻無法捕食的特殊情況
除了上述正常的捕食情況外,玩家還有可能會遇到滿足捕食條件卻無法捕食的情況,這會在玩家捕食後沒有合法的獎勵生長位置存在時觸發,此時玩家不會進行捕食步驟,而會直接換對手下子。

另外,若玩家的蟲可以同時捕食對手的兩隻蟲,則玩家會同時將這兩隻蟲捕食掉,但仍舊只有一次獎勵生長的機會;若玩家有兩隻蟲都可以捕食對手的同一隻蟲,則由玩家選擇要讓哪一隻蟲去進行捕食以及後續的獎勵生長,另一隻蟲維持不變。

捕食及獎勵生長範例 - 4
遊戲便會在如上圖般有一方無法合法下子時結束,上圖中目前輪到黑方下子,但由於棋盤上已經沒有合法位置可下 (會讓蟲的大小超過 3 或是讓不同隻蟲彼此相連),故由黑方獲得勝利。


心得:

筆者目前約玩過 20 場的 Bug,個人感覺 Bug 可以算是 Circle of life 的精簡加強版,遊戲中捨去了食物鏈的概念,改採「同形狀便能互吃」的捕食機制,並拿掉了吃滿 20 枚敵方棋子亦能獲勝的終局條件,其餘遊戲機制與概念則予以保留。故設計師在保留 Circle of life 大部分精華的情況下,讓繼承了其萬物生滅道理的 Bug 更為簡練成熟。

玩家若是第一次接觸像 Bug 這樣的抽象棋類,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要如何下才能讓自己往勝利條件靠近。筆者一開始也抓不太到放置棋子的位置與捕食對手棋子的時機,後來用 3x3 與 4x4 棋盤玩了許多場才抓到訣竅,5x5 棋盤目前則還沒機會嘗試,故以下心得對於小棋盤比較適用,大棋盤一定會有需要另外注意的地方。

險勝一步的一局
簡單來說,玩家應該避免在早期就去捕食對手的棋子,因為大小不夠的蟲 (例如大小 = 2、3) 很容易被對手反捕食,一旦在小棋盤中讓對手作出大小 = 4、5 的蟲,那要藉由捕食去翻盤就相當困難了。例如上圖中的白方就順利用四隻大小僅為 4 的蟲便讓自己無子可下,且不斷捕食黑方的小蟲讓其來不及長大反捕食,若白方的蟲再稍微小一點,黑方便有機會逆轉勝。

也是一子之差的勝利
此外,玩家若能把自己的蟲盡量長得奇形怪狀一些,那在小棋盤對弈時也會佔有優勢。以上圖為例,黑方在下方的蟲由於形狀奇怪,故白方只要幾個特定位置被黑方佔據便無法吃掉這隻大蟲,黑方便因此獲得一點優勢,最後以一子之差險勝。上面雖然是輕描淡寫地提到佔據特定位置的重要性,但在高手對局中,遊戲的勝負往往就建立在上述特定位置的爭搶勝負之上,能夠順利搶下 (或是順利阻擋對手搶下) 的玩家多半會拿下最終的勝利。這個部分筆者就不在本篇中細談,留待感興趣的讀者自己慢慢摸索。

大體來說,在使用小棋盤對弈時,遊戲的勝負往往就在「捕食-反捕食」的翻轉之中決定,如何藉由下子的布局來讓這個翻轉後的結果對自己有利便成了 Bug 的策略核心,而要理解並順利執行上述策略則需要一定的練習。

總的來說,Bug 與一般抽象棋類一樣有著易學難精的特性,若玩家有機會和實力較高的對手對弈,相信很快便能體會到遊戲的樂趣與精妙所在;此外,Bug 和設計師的前作 Circle of life 一樣,就抽象棋類而言有著相當不錯的主題-機制契合度,玩家在遊戲中確實會體會到生物生生滅滅、循環不息的感覺,故對於希望遊戲主題與機制能有點牽連的玩家來說,Bug 與前作 Circle of life 都是值得嘗試看看的選擇。


策略提示:

設計師在他的網站上有列出幾個策略提示,筆者簡單翻譯如下:
1. 不要在非必要的時候捕食對手的蟲,因為這會給予對手更大的下子彈性空間。
2. 與 1 同理,避免非必要的連續捕食。
3. 盡量減少自己的剩餘可能步數,並增加對手的。例如可以先下只有自己能下的位置,讓對手去下雙方都能下的位置。
4. 捕食對手的蟲後盡量製造出對手無法反捕食的局面。
5. 蟲的形狀越難生成,對手就越難進攻,反之亦同理。
6. 在使用較小的盤面進行對弈時,盡量去控制最外圈內的那一圈,藉此減少自己可下子的位置。

2 則留言:

  1. 很好玩,謝謝你的分享介紹

    回覆刪除
    回覆
    1. 筆者也覺得 Bug 算是近期玩過比較好玩的抽象棋類,同作者的 Meadow 也可以試看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