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6 新 Beta 遊戲一覽 - 圖片擷取自 BGA Beta 版遊戲清單 |
在 2020 年底至 2021 年初,BGA 新增了 Herooj (雙人抽象棋類)、Jekyll vs. Hyde (雙人吃墩遊戲)、Bids (紙牌競標) 以及 Dinosaur Tea Party (多人邏輯推理遊戲) 等四款遊戲進到 Beta 測試中。除了 Jekyll vs. Hyde 是尚未上市 (2021) 的遊戲外,其他都是已經正式發行的遊戲。
BGG 頁面
BGA 遊玩頁面
遊戲人數:2 人
背景簡介:
在結束 2020 年的倒數月曆之旅後,2021 年筆者要率先介紹的 BGA 遊戲是取材自經典短篇小說「化身博士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的兩人吃墩遊戲 - Jekyll vs. Hyde。雖然遊戲有著如此歐美風格的主題,但遊戲設計師其實是名為 Geonil 的韓國人,遊戲也是由韓國出版商 Mandoo Games* 發行,是個不查資料就會以為遊戲是由歐美出版商發行的遊戲。
遊戲開始時系統會隨機選擇雙方所扮演的角色,並發給兩位玩家各 10 張手牌,並在第 1/2/3 回合依序挑選 1/2/3 張手牌傳給對手;若手上有 2 張藥劑卡則至少要傳出一張。
上圖為第 1 回合雙方交換手牌後之樣貌,此時由扮演哲基爾醫生的玩家打出第一張牌。
哲基爾醫生出牌後對手必須打出同花色的牌 (紅色) 或是任意的藥劑牌 (灰色),此時依照花色出現在檯面上的順序決定三種花色的花色位階高低,最先出現的花色位階最低,最後出現的花色位階最高。以上圖為例,紅色最先出現故其目前為位階最低的花色。
在上述遊戲中,筆者目前玩過 Herooj 以及今天要介紹的 Jekyll vs. Hyde,這兩款遊戲都綜合了其所屬遊戲類別中的數個機制,並發展出相當獨特的遊戲風貌,喜歡抽象棋類或吃墩遊戲的話不妨嘗試看看。
"...man is not truly one, but truly two." - Dr. Jekyll
Jekyll vs. Hyde (化身博士)
圖片擷取自 BGA Jekyll vs. Hyde 遊戲頁面 |
BGA 遊玩頁面
遊戲人數:2 人
背景簡介:
在結束 2020 年的倒數月曆之旅後,2021 年筆者要率先介紹的 BGA 遊戲是取材自經典短篇小說「化身博士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的兩人吃墩遊戲 - Jekyll vs. Hyde。雖然遊戲有著如此歐美風格的主題,但遊戲設計師其實是名為 Geonil 的韓國人,遊戲也是由韓國出版商 Mandoo Games* 發行,是個不查資料就會以為遊戲是由歐美出版商發行的遊戲。
目前實體遊戲還沒有入手管道,北美版則很可能會在 2021 年上市,感興趣的玩家不妨先上 BGA 體驗看看。
在本遊戲所取材的「化身博士」這本英國近代經典短篇小說中,主角亨利·哲基爾醫生(Dr.Jekyll)由於長期受自己善良與邪惡衝動共存的人格分裂性所苦,故研發了一種特殊的藥水來試著分離出自己人格中的邪惡面,結果在服用後讓自己的邪惡人格 - 愛德華‧海德先生 (Mr.Hyde) 誕生。哲基爾醫生不斷利用海德這個人格來抒發他一切負面、暴力的衝動,並藉此維持哲基爾醫生的「日常」穩定性,同時享受不用為任何暴虐衝動負責的輕鬆感,短暫獲得了他長年所渴求的心靈安寧。
另外,如果藥劑卡是該墩的第一張卡牌,打出的玩家必須指定對手回應的花色,若對手擁有該花色的卡就一定要打出 (不能用藥劑卡替代),進而依花色發動玩家想要的效果,是遊戲中相當強力的行動,可以說是玩家的銀色子彈。
* Mandoo 是一種韓國傳統食物,為包有餡料的麵點,與我們熟知的包子類似。漢字一般寫為「饅頭」,英文則多半譯為「韓國餃子 (Korean Dumplings)」。Mandoo Games 近期的知名作品為蜜蜂花園 (Queenz: To Bee or Not to Bee),在英文名稱上與本作同樣取材自經典英國文學作品。
在本遊戲所取材的「化身博士」這本英國近代經典短篇小說中,主角亨利·哲基爾醫生(Dr.Jekyll)由於長期受自己善良與邪惡衝動共存的人格分裂性所苦,故研發了一種特殊的藥水來試著分離出自己人格中的邪惡面,結果在服用後讓自己的邪惡人格 - 愛德華‧海德先生 (Mr.Hyde) 誕生。哲基爾醫生不斷利用海德這個人格來抒發他一切負面、暴力的衝動,並藉此維持哲基爾醫生的「日常」穩定性,同時享受不用為任何暴虐衝動負責的輕鬆感,短暫獲得了他長年所渴求的心靈安寧。
然而,隨著在身分之間切換的頻率不斷提高,哲基爾醫生逐漸喪失了主動切換兩個人格的主導權,兩個人格的分界線也逐漸模糊,在無法繼續壓抑海德作亂的情況下,他最終踏上了自我了結的道路,為海德所帶來的種種悲劇畫下句點。
規則 & 遊戲流程:
三局結束後若人格指示物沒有走到終點就是 Dr.Jekyll 的勝利! |
基於上述故事背景,玩家在遊戲中便分別扮演哲基爾醫生(Dr.Jekyll)以及海德先生 (Mr.Hyde) 這兩個人格來爭搶人格主導權。哲基爾醫生的目標是要在三回合遊戲結束時仍然保有善良的人性,不要讓正中央的人格軌走到左側的終點;海德先生的目標則恰好相反,其希望能在三回合遊戲結束前完全擁有人格的主導權,藉由大量的吃墩數差距來讓人格軌走到終點。
除非海德先生提前滿足其勝利條件,否則遊戲總共會進行三個回合,每一回合皆包含以下幾個階段:
1. 準備階段:決定先手 & 交換手牌,若玩家擁有 2 張以上的藥劑卡一定要選其中 1 張來交換。
2. 吃墩階段:進行吃墩對戰,每回合進行 10 墩。
3. 邪惡進程階段:依照雙方所吃的墩數差,將人格指示物向左移動相等步數。
既然是吃墩遊戲,那遊戲中使用何種牌卡來進行吃墩便十分重要,在 Jekyll vs. Hyde 的遊戲中,玩家將會使用三種花色 (1~7 點的紅、綠及紫色卡牌) 的卡牌共 21 張以及 4 張藥劑牌來進行遊戲。這些卡牌會構成遊戲的牌庫 (共 25 張牌),每一回合的對局都會從中發出 20 張 (兩名玩家各 10 張) 來進行遊戲。
由於每一局都會有 5 張卡留在牌堆中,故遊戲雖然能算牌也希望玩家算牌,但卻沒辦法達到算無遺漏的情況,這個不確定性讓遊戲的耐玩度以及遊戲張力提升許多。而這樣的不確定性在遊戲中可藉由下面所介紹的藥劑卡來進行調控,讓整個遊戲在策略度以及隨機性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平衡性。
前一墩是藥劑卡以及綠色卡牌,故玩家雙方要交換 2 張手牌 |
除了不具特別能力的三種花色卡牌外,遊戲中還擁有 4 張具有特殊能力的藥劑卡,這些牌除了可以在任意時機打出提高玩家的策略選擇外,依照該墩非藥劑卡之卡牌的花色還會觸發特別的行動:
a. 紅色 (憤怒):將花色位階的指示物移除,下一墩開始重新依花色出場的順序決定花色位階
b. 綠色 (貪婪):雙方各自選擇 2 張手牌與對手交換,若剩餘牌卡不足 (例如僅剩 1 或 0 張) 則盡量滿足上述效果即可
c. 紫色 (驕傲):贏得此墩者從對手處拿取之前吃下的一墩,若對手沒有吃下任何墩數則不發動
要特別注意的是藥劑卡的數字大小並不是整數,而是 2+/3+/4+/5+ 各 1 張,這些數字旁的 + 號代表它們比該數字要大,故玩家可以將這些卡視為數值分別是 2.5/3.5/4.5/5.5 的卡牌。
以下,筆者將利用圖片來對遊戲流程做更詳細的說明:
第 1/2/3 回合各自要交換 1/2/3 張手牌 |
注意兩個人格在人格軌上的分界,指示物停在哪一側就會決定該回合的先手玩家 |
哲基爾醫生出牌後對手必須打出同花色的牌 (紅色) 或是任意的藥劑牌 (灰色),此時依照花色出現在檯面上的順序決定三種花色的花色位階高低,最先出現的花色位階最低,最後出現的花色位階最高。以上圖為例,紅色最先出現故其目前為位階最低的花色。
出牌後雙方的牌會在檯面上比大小,以上圖為例將由 Dr. Jekyll 吃下這墩 (6>2+) |
隨後,玩家將依序出牌來進行吃墩的對戰,同花色由數字大的牌吃數字小的牌,不同花色則由花色位階高的牌吃位階低的牌,藥劑卡則是純粹比數字大小。每一墩的贏家會成為下一墩率先出牌的玩家,玩家便將如此進行遊戲直到十墩結束為止。
人格指示物移動後若海德先生尚未獲勝,那便會重新發 10 張手牌並開始第 2 回合 |
當玩家打完手上的十張牌後,此時會計算兩方的得墩數差距,人格指示物便會向左前進等同於墩數差距的格數,並開始後續回合。因此,該回合是誰吃得多其實並不重要,重點在於雙方吃墩數的差距;若差距很小,代表人格的穩定性受到控制,故哲基爾醫生佔了上風;若差距很大,則代表人格的穩定性失衡,轉而由海德先生佔上風。
筆者迄今為止唯一一局 10 墩全吃的情況 |
人格指示物走到終點故由海德先生獲勝 |
第三回合結束後便會結算最後的墩數差距,並在移動人格指示物後決定贏家。由於人格指示物的位置沒有模糊地帶,故遊戲中沒有平手的情況存在,必定會有一方勝出。
心得:
Jekyll vs. Hyde 是一款規則簡單但小細節不少的雙人吃墩遊戲,玩家剛接觸時需要花一點時間來理解藥劑卡的發動方式以及使用時機,花色位階的決定方式也需要玩過一兩回合才能比較適應,有著一定的入門門檻,筆者在剛接觸時也花了幾局遊戲才理解遊戲的通盤規則。
一旦玩家度過一開始的適應期,很快便會發現 Jekyll vs. Hyde 在雙人吃墩遊戲這個古老遊戲類型中提供了相當不一樣的遊戲體驗,遊戲順應吃墩遊戲的對抗天性以及算牌核心來進行設計,並將吃墩遊戲的上述特色與化身博士的主題完美結合,讓玩家的吃墩拉扯在遊戲中轉化為人格主導權的拉鋸戰,進而讓 Jekyll vs. Hyde 的對抗故事自然而然地藉由遊戲展現,成為筆者所玩過的吃墩遊戲中最具主題性與故事性的一款作品,在 BGA 上推出後筆者已經玩過二十多場,相當喜歡。
藉由藥劑卡、換牌規則以及不對稱勝利條件等設計,Jekyll vs. Hyde 的遊戲中幾乎不會有爛到無法進行任何操作的手牌出現,反而是玩家如何計劃整個回合的吃墩順序與行動操作變得最為重要,進而讓遊戲回歸到吃墩遊戲的初衷,即透過算牌以及王牌的掌控來獲得自己所要的目標墩數。就這點來說,Jekyll vs. Hyde 其實是富含吃墩遊戲經典元素的「新」遊戲,並為這些要素找到適合的情境包裝,即便是像 Fox in the forest 也沒能在情境與機制結合上做得如此出色,在雙人吃墩遊戲中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沒有指定花色時便可自由出牌 |
這邊不得不多提一下藥劑卡這個遊戲中相當關鍵的設計,換牌、改變花色大小以及搶墩這幾個藥劑卡的相關能力都讓遊戲的變化性提升不少,玩家常常能夠藉由一、兩次適當的換牌與花色大小的調整來改變整個戰局。這樣的強大能力不但讓玩家可對雙方手牌以及場上局勢進行操作調整,也讓藥劑卡彷彿原著中的變身藥一般,一旦打出就真的能扭轉兩個人格之間的平衡。故藥劑卡可說是遊戲中的真正王牌,如何使用、何時使用藥劑卡可說是遊戲中最糾結的選擇。
當然,與所有的卡牌遊戲類似,玩家在 Jekyll vs. Hyde 中仍會感受到牌運所帶來的影響,這樣的情況在換牌張數最少的第 1 回合最為明顯,若此時 Hyde 掌握了相當大或相當小的一手牌,那戰局很可能會在第 1 回合結束後就倒向海德。不過,若玩家能挺過第 1 回合的風暴,在後續的回合中 Dr. Jekyll 會因為卡牌資訊的揭露較多而逐漸掌握主導權,進而走向上風。故筆者認為對於實力相當的玩家而言,雖然海德仍佔有策略單純、目標明確的優勢,但 Jekyll 與 Hyde 的勝率仍大概維持在 4:6 左右,海德很難贏得輕鬆。
若玩家希望來場更為公平的競賽,不妨採用規則書中的變體規則,以兩場遊戲作為一個完整的對局,互相扮演 Jekyll 以及 Hyde 一次,比拚最後的勝場數或是人格指示物的位置,藉此弭平兩個角色在操作難易度以及勝率上的不平等。BGA 上目前也可以選用這樣的對局模式,玩家可以自行嘗試看看。
總的來說,若玩家喜歡雙人吃墩遊戲,那 Jekyll vs. Hyde 絕對是 2021 年要好好注意的一款新作,雖然技術門檻比起 Claim 等雙人吃墩遊戲高一些,但遊戲的策略性也高上許多。目前在 BGA 上可以免費體驗到其完整遊戲,玩家不妨上線嘗試看看。
策略分析:
由於勝利目標的關係,Mr.Hyde 在遊戲中佔有明顯的優勢,這個優勢來自兩方面:
1. 策略單純:盡量吃墩或盡量被吃墩就好
2. 有機會提早勝利:2 局甚至 1 局就有機會獲勝,但 Jekyll 一定要撐過 3 局,在專注度以及算牌能力上的需求較低
牌卡中最有用的便是藥劑卡以及所有花色的 1、2、6、7 等牌,基本上想要主動吃下所有牌是比較難的,主動輸掉所有墩則稍微容易些。一局結束時雙方差距為 0~4 墩則最為常見,故 Mr. Hyde 的目標可以說是讓每一局的墩數差盡量大於 4,Jekyll 則是希望墩數差盡量為 0 到 2,以上述墩數差為目標將能比較了解要傳什麼牌以及要保留什麼牌。
藥劑卡的能力中,綠色最常被 Jekyll 利用來做牌卡控制,而紫色最容易被 Hyde 利用來拉開墩數差 (Hyde 故意餵藥劑拉大差距或是反過來),故 Jekyll 在遊戲中會傾向優先處理紫色的大牌,Hyde 則會傾向先處理綠色的牌卡。當然,三種能力對雙方都有許多妙用,上面講的比較是大概的通則而非絕對,玩家仍要依當前狀況靈活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