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08 - Beta games |
這兩周 BGA 新增了數款遊戲到 Beta 測試清單中,其中最令人訝異的莫過於 Super Fantasy Brawl (超幻鬥技場) 這款競技場類型的多人對戰遊戲,畢竟當初的 KS 專案可是要價 49 美金 (主遊戲) 或 89 美金 (大全套),運費也高達 35 美金,如今不用花錢就能在 BGA 上免費體驗,且官方還打算在今年 6 月前於 BGA 釋出全部 24 名鬥士*,只能說真的是佛心來著。
Super Fantasy Brawl 遊戲畫面 |
當然,Super Fantasy Brawl 這次登上 BGA 也有為 3/9 的第二次 KS 專案 (Super Fantasy Brawl Round 2) 宣傳的意味,新的 KS 專案除了帶來 9 名新鬥士外,也修正了兩條遊戲規則,但出版商 Mystic games 似乎沒有修改其大而無當之遊戲外盒的打算,算是美中不足之處。感興趣的玩家不妨關注其 FB 社團以及 KS 頁面,待筆者玩熟後會再做更深入的介紹。
* 截至 2021/03/08 為止,BGA 已釋出主遊戲的 6 名鬥士以及 Mental Might box 擴充的 3 名鬥士。
除了 Super Fantasy Brawl 外,筆者目前僅玩過 Rest in peace 這款雙人競標/手牌管理遊戲,一言以蔽之,Rest in peace 就像是沒有種族區別的藍月秘境 (Blue moon)。在 Rest in peace 中玩家一開始所擁有的牌組沒有任何差別,但隨著遊戲進行,玩家各自的手牌/牌組會慢慢出現差異,使遊戲帶有點不對稱對戰的感覺,玩家雙方的策略也會隨之分化。
圖片擷取自 Tranquility BGG 頁面 |
回到正題,這周要介紹的遊戲是 Tranquility (寧靜號) 這款以手牌管理與數字接龍為主要機制的合作遊戲,在 BGG 上有 Reviewer 把它稱為 "The Crew Killer (星際探險隊殺手)" 以及 "The Mind Killer (心靈同步/靈光一線殺手)",雖然說這樣的稱號有些誇張,但筆者覺得在人數少的時候,Tranquility 確實是擔得起 "The Mind Killer" 的稱號,但要說超越 The Crew 可能就差得遠了。以下,筆者將簡單介紹 Tranquility 的玩法,並分享我個人對於這款遊戲的心得,並將 Tranquility 與其他同類型合作遊戲做個比較。
圖片擷取自 Tranquility BGA 遊戲頁面 |
Tranquility (寧靜號)
遊戲人數:1-5 人 (筆者只玩過 1 & 2 人局)
Tranquility 是英國出版社 Board Game Hub 所出版的第一款作品,於 2019 年在 KS 上募資成功,並於今年年初登上 BGA 的 Beta 測試清單中。與出版社同樣稚嫩地,Tranquility 也是設計師 James Emmerson 的第一款商業出版作,其在 Tranquility 後還與 Board Game Hub 一同推出了 Lilipads (KS 募資成功) 以及 Tessera (去年年底取消 KS 專案,目前重新募資的時間點不明) 兩款作品。由於 Tranquility 算是款不錯的小品合作遊戲,故筆者也會想嘗試看看另外兩款同樣由James Emmerson 設計的遊戲。
在 Tranquility 中,玩家扮演寧靜號 (Tranquility) 這艘船上的船員,要攜手合作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傳說中的天堂島。只要玩家們能順利打出起點牌、填滿 36 格的島嶼空格並在完成上述步驟後打出終點牌,便能順利發現天堂島並贏得遊戲。
遊戲結束時的樣貌,可以看到中央 36 格的接龍會從數字小 (左下) 接到數字大 (右上) 的區域 |
遊戲中最主要的合作區塊便是檯面中央 36 格的島嶼空格,玩家要使用編號 1 至 80 號的島嶼卡牌以接龍的方式填滿這 36 格的空缺,並在填滿這些空格後打出 "Finish" 這張終點卡來完成這次的旅程,如此便能贏得遊戲。這樣的條件乍聽之下相當簡單,畢竟玩家總共有 80 張牌能打,但只有 36 個空格要填,怎麼想都不是件難事,但由於遊戲中有許多強迫玩家棄牌的機制設計,故遊戲整體其實並不是難在接龍本身,而是難在玩家要如何在無法自由溝通、不知道同伴棄牌的情況下,與同伴一同在有限的行動數內完成這個接龍。
遊戲設置 & 遊戲流程:
在 BGA 上,系統會自動幫玩家設置並洗混牌組,但玩家要玩得好、玩得順暢還是得稍微了解一下各自的抽牌牌庫是如何組成的。
遊戲開始前,玩家會需要將 80 張編號 1 至 80 各一的島嶼卡以及 5 張終點卡洗混,然後盡量均分給所有玩家形成各自的抽牌牌庫。均分後所有玩家抽取 5 張牌作為起始手牌,並各自拿 1 張起點卡洗入各自的抽牌牌庫中,結束後便能開始遊戲。
玩家在遊戲中會輪流進行各自的回合,除了強制打出起點牌的回合外,玩家不能透過交談來透露各自的手牌與出牌策略。每個回合玩家可以從以下動作中擇一進行:
1. 打出一張手牌 (起點*、島嶼或終點卡)
2. 棄掉兩張任意手牌
執行完任一動作後玩家會重新將手牌補滿 5 張,並結束自己的回合換下家行動。
抽到起點卡便會強制玩家打出 |
* 若玩家手上有起點卡,且目前檯面上尚未打出起點卡,則玩家只能選擇打出起點卡。打出起點卡時所有玩家必須共同棄掉 8 張手牌,玩家在此時可以自由討論如何棄牌。在雙人遊戲中,玩家各自先抽 2 張牌再開始棄牌;在單人遊戲中,玩家先抽 8 張牌再開始棄牌。
起點牌以及中央空格都填滿就能打出終點卡/結束卡 |
打出後便會獲得勝利! |
當玩家已經打出起點卡並填滿檯面上的 36 個島嶼空格後,玩家便能打出終點卡;若順利打出終點卡,則所有玩家便共同贏得遊戲。
如何打出島嶼牌:
遊戲中要打出島嶼牌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玩家在打出島嶼牌後必須讓整個 6x6 的島嶼方陣仍然維持從左下到右上數字逐漸變大的規則。以上圖為例,讀者可以看到左下從數字"4"開始,其右方 (5、6、7) 以及上方 (15、30、41) 的卡牌數字都比 4 大,且維持持續變大的趨勢。
再來,玩家出牌後該牌如果與其他已經在檯面上的島嶼牌相連,則必須額外棄掉等同於兩張牌卡差值的手牌;若左右都有牌卡,只要與其中一張島嶼牌比較然後棄牌即可。同樣以上圖為例,筆者打算打出手中的"48"號島嶼牌,此時檯面上只有"47"與"56"中間的空格可以符合前一段所提到的規則,故 BGA 的系統只顯示這個位置可以出牌 (圖中白底紅色圖樣的空格);打出後筆者必須額外棄掉一張手牌,因為 48 與其左邊的 47 相差為 1。
擴充 & 變體:
BGA 可選擴充及變體:移除島嶼卡、海怪牌以及鉤狀石頭 |
遊戲共有四個小擴充以及五個變體可讓玩家自由加入或選用,這些擴充與變體都會或多或少改變遊戲的難度,玩家可以先依一般規則玩個一、兩場再決定要選用那些擴充/變體來讓遊戲更為多變有趣。在這邊筆者僅會對 BGA 已經實裝的兩個擴充以及一個變體來作介紹,玩家若對其他擴充以及變體感興趣不妨自行參閱 Tranquility 的英文說明書,筆者十分希望其他擴充與變體未來也能實裝到 BGA 上。
a. 海怪擴充
海怪擴充範例 |
海怪擴充會讓玩家在遊戲設置時額外洗入 3 至 5 張海怪到牌庫中,打出這些海怪時會強制破壞場上已經打出的一張島嶼卡,讓玩家要完成整個島嶼方陣的步調變慢 (精準來說,每張海怪卡會讓玩家需要多花兩個行動才能破關)。這些海怪牌若不打出將卡在玩家的手牌中,減少玩家的出牌選擇,故玩家若在牌庫中加入越多張海怪,遊戲就會越困難。
乍看之下,海怪擴充好像只是讓遊戲難度略為提高的一個小擴充而已,不過,玩家玩久了就會發現有時候海怪能夠幫助玩家棄掉明顯死局的卡牌,使玩家不至於因記錯牌或丟錯牌置造出無法填補的島嶼空格,進而喪失破關的可能。故海怪擴充對新手來說是提升難度的擴充,但對老手來說則是有利有弊,並不全然只是提升遊戲難度而已。
b. 嶙峋礁岩擴充 (Jagged Rocks)
嶙峋礁岩擴充是一個降低玩家出牌自由度的擴充,在 BGA 上可以選擇手動或自動移動嶙峋礁岩卡,筆者強烈建議選自動機模式以加快遊戲的步調與難度。在這個擴充中,玩家出牌時不能打在嶙峋礁岩牌所在的橫列上,出牌後則必須移動嶙峋礁岩到其他橫列上,或是棄掉兩張牌來避免嶙峋礁岩卡移動。當玩家填滿四條任意橫列後,嶙峋礁岩卡便會移除遊戲,玩家往後的出牌再也不受嶙峋礁岩卡的限制。
總的來說,嶙峋礁岩擴充是個遊戲初盤沒什麼影響,但遊戲中後盤便會大幅影響玩家出牌選擇的小擴充,若玩家採用跳島戰術*來進行出牌更會受到明顯影響,筆者建議玩家玩熟主遊戲後可以率先加入這個小擴充來調高遊戲難度,並藉由這個擴充來提升自己管理手牌的技術。
順帶一提,BGA 目前將上述嶙峋礁岩擴充翻為「鉤狀岩石」擴充,但這個名稱實在是不太好聽,故筆者改翻為「嶙峋礁岩」,若造成理解上的不便還請見諒。
* 跳島戰術:指為了盡量減少棄牌而採取間隔一格空格出牌的方式,如此玩家最少僅需花 36 + 18 = 54 張牌便能完成中央的島嶼方陣。
c. 島嶼棄牌變體
遊戲中最簡單也最暴力的變體,玩家在遊戲開始時會從島嶼牌庫中隨機棄掉4、6、8、10 或 12 張牌,藉此提升遊戲的整體難度與風險管控比例。這個變體可以說是上述跳島戰術的殺手,玩家在使用此變體時往往不能自在地棄掉與場上已有島嶼卡相鄰的牌卡,必須在「先打出來」與「賭牌庫中還有相鄰的其他牌」之間做出艱難的抉擇,是玩家想要提高遊戲難度時不能錯過的變體。
心得:
遊戲中的島嶼卡其美術相當漂亮,連在一起時就彷彿一幅拼貼畫 |
在玩過約 10 場左右的 Tranquility (寧靜號) 後,筆者感覺這款遊戲改善了心靈同步/靈光一線在人數少時略嫌單薄無趣的問題,玩家無須仰賴虛無飄渺的節奏同步或是事前約定來破關,而是憑藉出牌來同步彼此的出牌策略,並透過打出起點牌時的短暫溝通自由來交流目前彼此棄牌的狀況,使遊戲整體更為可控,更有在玩策略合作遊戲的感覺。因此,在沒有多人同樂 (4 人或以上) 需求的情況下,筆者認為 Tranquility 確實擔得起「心靈同步/靈光一線殺手」的稱號,遊戲感受與心靈同步/靈光一線有部分相似之處,是一款值得一試的數字接龍遊戲。
若和星際探險隊 (The Crew) 相比,Tranquility 其實與星際探險隊在遊戲體驗上相當不同,雖然同樣不能溝通,但 Tranquility 的獲勝目標基本上是固定的,出牌策略也沒有太大變化,星際探險隊在遊戲變化性以及燒腦程度上比 Tranquility 高出不少,即便 Tranquility 擁有單人模式以及雙人對戰的變體,遊戲整體的遊玩感受以及出牌策略仍不因這些變體而有明顯改變。故單就遊戲整體的耐玩度而言,筆者認為星際探險隊的表現是比較優秀的。
以單人模式來說,Tranquility 可以視為一款具有背景故事的單人紙牌接龍遊戲,故喜愛接龍遊戲的玩家也很可能會喜歡 Tranquility。遊戲最有趣的地方亦與接龍遊戲類似,即玩家必須在無法確定牌組剩餘牌卡順序與種類的情況下做出保留或棄牌的抉擇,並藉由手牌管理的方式來盡可能提高破關的可能性。在不加入擴充與變體的情況下,單人遊戲是略嫌簡單的,筆者認為玩熟之後至少要加入棄牌變體以及嶙峋礁岩擴充來提高遊戲的隨機性以及破關難度,藉此提升重複挑戰的動力。
另外,筆者認為 Tranquility 的多人遊戲比單人遊戲有趣許多,由於單人遊戲無法重現與同伴互相推測對方棄牌進而調整己方出牌策略的部分,故單人遊戲可以說是 70~80% 左右的完整遊戲,少了彼此培養默契、攜手突破難關的感覺。
就合作遊戲的角度來看,Tranquility 最為傑出之處在於提供策略玩家一個規則簡單卻又不那麼派對的合作遊戲選擇,玩家在遊戲中可藉由邏輯推理與記牌算牌來逐漸達到心意相通的境界,破關時的成就感十足。上面所提到的「心意相通」與心靈同步/靈光一線遊戲中的「心意相通」有些許不同,在 Tranquility 中,所謂的「心意相通」是依據當前檯面以及自己的手牌去猜測其他玩家的棄牌以及出牌選擇,並藉此來達到彼此行動策略上的一致性,故 Tranquility 中的心意相通與先前介紹過的 Yokai 比較類似,玩家是在出牌策略以及偏好上與他人達到心意相通的境界,比較沒有遊戲範圍外 (例如心靈同步中大家以同樣的節奏讀秒出牌) 的一致性存在。
總的來說,Tranquility 是一款值得在 BGA 上嘗試看看的小品合作遊戲,筆者自己會將 Tranquility 作為接龍遊戲 (單人) 以及心靈同步/靈光一線 (多人) 的替代品來遊玩,在想要玩輕鬆、新鮮但又帶點挑戰性的合作遊戲時,Tranquility 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提供給大家參考。
超讚的解說~讓最近懶著看規則的我~解惑很多!!!
回覆刪除不能對話~在BGA上玩這款超級適合的~~
有幫上忙真是太好啦~寧靜號算是去年玩到的合作小品中相當不錯的一款,另一款比較喜歡的是降妖伏怪。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