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心得] 天下無雙 第一戰:傳奇之戰 (Unmatched: Battle of Legends, Vol.1)

* 本文為筆者與 GoKids 玩樂小子合作之業配文,文中所使用之遊戲由 GoKids 玩樂小子提供。

文章目錄:



簡介:

遊戲人數:2~4 人 (推薦人數:2 人)
遊戲特色:不對稱角色能力、差異化角色牌組、微縮模型、區塊化地圖

筆者在去年 5 月的時候曾就天下無雙 第一戰傳奇之戰的英文版做過介紹,如今一年多過去,天下無雙系列正式由 Asmodee 集團旗下的 iello 拿到版權,並由 GoKids 玩樂小子發行繁體中文版,過去困擾玩家的語言隔閡如今總算不復存在。

遊戲設置範例
天下無雙系列 (Unmatched system) 是由 Restoration Games 及 Mondo Games 協力出版的微縮模型對戰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會操控一至多名戰士 (Fighters,即上圖中的英雄與搭檔) 與對手的戰士對戰,目標是要擊倒對手所操控的英雄戰士。遊戲中的對戰採用的是卡牌數字比大小的模式,在戰鬥時玩家將各自從手牌中祕密打出一張卡牌來比較戰鬥力,並透過卡牌及/或角色的能力來影響戰局。

由於每一名角色所擁有的卡牌及能力各不相同,故玩家可以透過操控不同角色以及與不同角色對戰來獲得各式各樣的遊戲體驗;此外,遊戲中也提供多樣化的戰鬥圖版供玩家選擇,若將這一層變化考慮進去,天下無雙系列的變化性可以說是無窮無盡*。若玩家對於小規模衝突類型的雙人遊戲感興趣,且希望遊戲好學易教的話,天下無雙系列可以說是相當適合的入門款。

* 當然,這邊的無窮無盡指的是對戰組合 x 地圖的排列組合可能,遊戲本身雖然隨著擴充的推出而更多變,但遊戲的核心策略並未有太大的改變,迄今仍未有具備特殊勝利方式的角色登場。如何拉開敵我的手牌數量差距並熟悉彼此的牌組內容仍是遊戲攻防的重心所在。

遊戲發行商的部分多了 iello 、玩樂小子與 Asmodee 的招牌 logo
以下,筆者將對中文版的天下無雙 第一戰:傳奇之戰做個簡單的開箱,並比較中文版與英文版的差異。遊戲中各角色的詳細介紹以及對戰心得可參考筆者針對英文版所寫的介紹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點以下的連結前往閱讀。


相關文章:



配件:

開箱!
Promo 閃卡
與普卡的比較,仔細看反光閃爍的部分
若玩家預購這次的中文版,那其最大的特色便是會附贈 4 張一組的 Promo 閃卡。雖然英文版也有推出這些閃卡 Promo ,但玩家必須透過特殊方式方能入手。例如可以藉由贊助 Dice tower 在 2020 年發起的 KS 募資專案入手亞瑟王的 Promo,或是去特定的北美店家索取 Mondo games 配發的 Promo 等。但無論是何種取得管道,對於台灣的玩家來說都是耗時又傷荷包的方式,故英文版的閃卡 Promo 在台灣相當少見。

因此,中文版直接附贈 Promo 閃卡可以說是相當佛心的舉動,雖然這些 Promo 的有無並不影響遊戲進行,但對於像筆者這樣從英文版便入坑的玩家來說,能見到這些 Promo 的實體並以極低的代價入手它們仍是很讓人興奮的。

遊戲內盒
戰士們的血量轉盤,需搭配遊戲中附的子母扣自行組裝
組裝後的血量轉盤,中間的子母扣需要用工具大力敲合
遊戲的配件基本上與英文版無異,比較大的差別在於中文版的血量轉盤比較不好組裝密合,玩家用手扣緊後還會有一小段差距不好壓密,建議找個方便敲擊的工具將之敲入,完全敲合後子母扣就能像上圖一樣貼合在轉盤的紙板上。

血量轉盤組裝後可以剛好放入內盒的收納區
收納區也有預留卡牌(+牌套)的空間,套上牌套後仍可輕鬆放入
內盒的收納設計可以說是天下無雙系列的一大賣點,將血量轉盤藏在牌組底下的設計充分利用了內盒的深度與空間,牌組四周的角色圖徽也明確指示了各個搭檔圓片的放置位置,無論是遊戲設置或是事後整理都相當方便快速。若考量到天下無雙的目標客群 (尋求雙人對戰遊戲的休閒玩家),這樣貼心的收納設計可以說是加分不少。

可惜的是,天下無雙的雙人擴充就沒有設計得那麼好,卡牌上套後將會不容易放入或自內盒取出,這點希望中文版能有所改善。

遊戲中每個英雄都匯具備獨特的 35 mm 微縮模型。圖中為辛巴達。
每個模型都經過預先漬洗處理,故模型上的細節更為凸顯
代表英雄的微縮模型可以說是天下無雙系列的另一個賣點,以遊戲的價位來說,模型的細節已經相當不錯,雖然與戰錘所發行的冥土世界 (Underworld) 系列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不用組裝與已經預先漬洗這兩點更符合一般桌遊玩家的需求。

橘色:英文版搭檔圓片;藍色:中文版搭檔圓片
除了英雄,玩家所操控的戰士通常還包含一至多名的搭檔,這些搭檔會使用印有搭檔圖像的塑膠圓片來代表,並與微縮模型同樣會設置於圖版上。中文版的搭檔圓片在材質與設計上與英文版有一點不同,例如中文版的圓片邊角改為圓弧型的設計,且圓片的重量質感變輕。

遊戲圖版,上圖為第 I 面
遊戲中的微縮模型會放置在圖版上進行移動與戰鬥,上圖中的圖版共分為兩面,分別是第 I 面的薩爾珀冬島 (Sarpedon,傳說中梅杜莎的根據地) 以及第 II 面的馬爾莫雷爾堡 (Castle Marmoreal,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白皇后所在的城堡)。中文版在這邊僅使用 I、II 來區分兩面的不同 (圖版左下角),並未標記出兩面圖版各自的名稱,相當可惜。

英雄能力卡
四種遊戲中會使用的卡牌
除了註明英雄血量、能力、攻擊形式、搭檔資訊與移動速度的英雄能力卡之外,遊戲中玩家真正拿來對戰的卡牌共分為四種,分別是攻擊 (紅色)、防禦 (藍色)、全能 (紫色) 以及密謀 (黃色)。卡牌的種類標記在卡牌的左上角,而不同種類的卡牌會有不同的使用時機。簡單來說,攻擊、防禦與全能牌會在戰鬥行動*中使用,密謀卡則是在密謀行動中使用。

* 玩家在遊戲中的每個遊戲回合都能進行兩個行動,而這些行動可以從以下動作中擇二進行。兩個行動可以重複 (例如攻擊兩次),但須符合相關的規則限制。
  • 調度 (抽一張牌,然後依英雄能力卡上的移動步數限制移動己方的零至多名戰士)
  • 攻擊 (攻擊方打出一張面朝下的攻擊牌,防禦方自由決定是否出一張牌防守,然後一同翻開比卡牌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並處理卡牌效果)
  • 密謀 (打出一張密謀卡並發動其效果)

以上便是天下無雙 第一戰:傳奇之戰中文版的配件,大體上與英文版無異,有改變的小地方對遊玩都沒有明顯影響。卡牌翻譯的部分筆者也有大至檢查一輪,基本上並沒有翻錯的地方,部分卡牌的名稱或許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但對於遊戲並無影響。


與英文版的差異:

整體來說,中文版與英文版的差異有以下幾點:
  • 中文版會附 4 張 Promo 閃卡,英文版則無
  • 中文版的地圖圖版上沒有註明該面圖版的名稱
  • 中文版的搭檔圓片其材質與設計和英文版略有不同
  • 中文版的血量轉盤所使用的子母扣與英文版不同,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有效卡合
這些差異基本上都不影響遊戲,除了子母扣的部分比較麻煩之外,筆者認為都算是可接受的變更。對於想入坑的玩家來說,真正會影響到購買意願的應該是以下這點:
  • iello 並未簽下天下無雙系列非公開版權的後續擴充系列
這是什麼意思呢? 天下無雙系列目前共分為兩條產線,分別是使用公共版權角色的主要產線 (例如這次的第一戰),以及和各大 IP 合作的 IP 協作產線。根據 BGG 上的資訊,iello 並未簽下像是李小龍、侏儸紀公園及漫威等擴充的版權,從 iello 那邊獲得遊戲授權的玩樂小子自然也不太可能發行這些擴充的繁體中文版。

因此,玩家很可能無法透過繁中版入手天下無雙系列的所有擴充,這對於只想淺嚐遊戲的玩家來說並未有太大影響,但對於想要集齊大全套的玩家來說就有很大的影響了。這部分由於涉及授權相關的問題,未來難保不會有所改變,故還須等待繁中版後續的出版計畫釋出才能確定。

小結:

使對手英雄的血量歸零是唯一的獲勝方式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頭看天下無雙:第一戰,筆者認為由 Oliver Barrett 操刀的美術與簡單直接的牌卡效果仍讓第一戰有著自己的特色,也讓第一戰仍是天下無雙系列中最適合新手入門的作品而沒有之一。當然,第一戰在角色操作性與策略性上有所犧牲,但遊戲並不因此而喪失趣味,每個角色的牌卡特色都與各自的作品背景相符,角色的代入感以及角色設定-機制上的相互連結在第一戰中仍發揮得相當不錯。

如同筆者在先前的文章所提到的,天下無雙系列有著好上手、規則簡單好教以及設置快速等優點,其缺點則主要來自遊戲勝利目標的單一性 (至目前的最新擴充仍如此) 以及抽牌所帶來的運氣成分*。對於已經玩過同類遊戲或是玩過微縮模型類的小型對戰遊戲的玩家來說,天下無雙系列的耐玩性是略有不足的,若不購入後續的擴充來增添變化性,很容易便會感到單調。

* 準確來說是「玩家對於抽牌所帶來的運氣成分沒有主動應對的方式」這點是個缺點,雖然有部分角色擁有檢索牌庫找出特定卡牌的手段,但大多數時候玩家只能被動地透過手牌管理的方式來應對牌運,遊戲中並未設計主動付出代價來重抽或重洗牌卡的機制。

不過,筆者認為天下無雙系列的新擴充 (鵝卵石與霧 & 小紅帽 VS. 貝奧武夫) 在角色操作性上有長足的進步,很多時候不只是「出牌-結算效果-換邊行動」這樣而已,卡牌之間的連鎖與行動安排變得更為重要,地圖圖版上的特殊機關 (單向通道、門等) 也讓不同地圖間的差異更明顯,未來的漫威三人擴充還會進一步強化遊戲對三人局的支援。筆者目前仍相當看好天下無雙系列未來的發展性,希望繁中版能夠堅持下去,把後續的擴充出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